念佛成佛 修行人生

首页 » 南无地藏王菩萨感应事迹 » 地藏菩薩的现代精神

Category Archives: 地藏菩薩的现代精神

地藏菩薩的现代精神


《地藏菩薩的现代精神》

1. 大善知识 

2. 六大心 

3. 三項佛化 

4. 冰雪驗人生 

5. 主宰業障 

6. 深信因果 

7. 止惡向善

8. 真心忏悔

 9. 人性光輝

10.內方外圓
11.佛化人生
1. 大善知識: 地藏菩薩「離一切相而行持」的大悲願力,有著無怨無悔,犧牲奉獻,悲愍有情之心懷。巧把塵勞當佛事,隨眾生因緣,觀機逗教,善巧方便教導度化眾生,使眾生身心靈安住於道業中,以求得證無上菩提。菩薩既不厭離穢土,也不欣求涅槃,要度盡三界六道的芸芸眾生,而發下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的願悲。卻被對佛法一知半解的淺信之人,誤解地藏菩薩是陰間鬼王。所以對地藏菩薩敬而遠之,然經過釐清明瞭之後,深刻體悟菩薩乃因「不忍眾生苦,不忍聖教衰」願代一切眾生受無量苦,所以不忍地獄的罪苦眾生深陷地獄苦海。地藏菩薩與娑婆世界的眾生因緣深厚,行山願海,無我、無相的悲願行持是歷久彌新,無遠弗屆。

   

2. 六大心: 

修持六度波羅蜜,需以六大心來行持;修持六大心應以感恩心來行持。 

以「布施」為體,「歡喜心」為用 

以「忍辱」為體,「懺悔心」為用

以「持戒」為體,「警覺心」為用 

以「精進」為體,「恭敬心」為用 

以「禪定」為體,「團結心」為用 

以「智慧」為體,「愛護心」為用
   

3. 三項佛化: 秉著本師釋迦牟尼佛心繫關懷眾生的立場,不遺餘力的提倡「

佛化婚禮、佛化胎教、佛化家庭」三項佛化。將發出自性的光輝,精進學佛向道,共同努力創造幸福的人生,締造一個與佛法相融契合的心靈世界。

   

4. 冰雪驗人生: 

修行要從艱苦中去磨鍊自己,歷經「冰雪驗人生」才能否極泰來,成就輝煌。更學習地藏菩薩悲心與願力的精神,就是要有恆持的信心,堅定之毅力,道心依舊永不退,心志依然堅固。成功的人生往往會經歷過一番的考驗,「天將大任於斯人也

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忍人所不能忍,行人所不能行」的重大考驗。然未經一番寒徹骨,焉得梅花撲鼻香?但是我們修學之人初發心堅強,但是往往境界一來,道心不堅,信心動搖,信念舉棋不定,道心就容易退轉。當遇到人生的坎坷境界時,更應以難行能行,難忍能忍的大願心,效法地藏菩薩大無畏的精神,焉能千錘百鍊,永不朽!這種冰雪中所錘煉的人生,更是彌足珍貴,更能讓人體會生命的意義!
   

5. 主宰業障: 如何主宰業障的方法,控制造業的惡因,有四大處方「懺悔業障」「淨化貪瞋癡」「廣修福慧」「精進用功」。應把握一念清淨菩提真心,延長把握懺悔心,且能虛心受教。淨化煩惱、分別、執著等習氣。布施修福修慧,用功精進,迴光返照省察自己的起心動念。心不隨境轉,能提起覺照反觀自己,便能自己主宰人生,而並非業障主宰自己。

   

6. 深信因果: 禍福無門,唯人自招。明瞭業緣果報,都由心識造作,乃是因自造其業,自受其果。人們所造的一切罪業惡行,絲毫都要自己承受,故因一切罪障乃是自己招致而來,常言道:「縱使千百劫,所作業不亡;因緣際會時,果報還自受。」猶可見深信因果定律的確實存在。

   

7. 止惡向善: 

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方圓滿佛道,始

於著做人的謙遜道德,有著完美清高的人格。古德云:「仰止

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,人成即佛成,是名為真實。」虛心、腳

踏實地的完善人格,為人應有的處世態度。然做人的基本道理,也是佛門所提倡的持五戒、修十善。

修行之人因淨化身口意三業,業障由貪瞋癡三毒演生無明煩惱,造作諸惡業端,所以為六道輪迴的根源。應時時刻刻把握做人的道理,修善念、做善行,發善願,力行「止惡向善,斷惡修善」。
   

8. 真心懺悔: 

學佛就是要顯現佛心,發出真心。一般人的真心長久以來被執著、嫉妒、分別等妄想心,遮蓋了我們原本清淨的體性。地藏法門乃屬懺悔法門之一種,修行就是要顯現真心,秉持真心懺悔,希望藉由懺悔減輕罪業。乃因懺悔是最踏實穩健的修行之路。罪從心起由心懺,心若滅時罪亦亡;心滅罪亡兩俱空,是則名為真懺悔。當遇到種種障礙應用真心懺悔來面對,但需斷相續心,力求不二過,乃方為真心懺悔。
   

9. 人性光輝: 啟發自性的光輝,佛性的流露,點燃心中的一盞明燈,燃燒自己,照亮他人。秉持著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之心懷。學習佛陀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入世精神,效法實踐大願地藏菩薩的行誼與情操,更能真實體會地藏菩薩的真功德,依教奉行,依照懺悔法門入門修學。更不留遺憾在人間,應好好把握有限的生命,珍惜人生,福慧雙修,當下修法性的功夫,發出生命的光輝來利益人群。就是在履行地藏菩薩的悲心與願力。

   

10. 內方外圓: 

待人處事力求「內方外圓」,就是對自己的要求嚴格,對他人要圓融寬以待之。律己,宜帶秋氣;處世,須帶春風。隨遇而安,知足常樂。修行人的心要像明月一樣,清晰圓滿皎潔。並且時時飲水思源,念念都滿懷感恩心。感念佛恩、師長恩、父母恩、眾生恩,先懺悔自己,不與人事物罣礙。昇華心念,緬懷佛恩、恭敬師長、孝順父母應竭盡法供。

把孝道發揚光大,以這個孝心,孝順一切眾生,進而能愛護國家社會與同胞。行持地藏菩薩「不為自己,成就他人」之慈悲心,無論身處任何角落與崗位,皆能內方外圓自我要求,將能體會到什麼是地藏菩薩的悲心與願力。
   11. 佛化人生: 追尋人生的無上真諦,因遵照佛陀的教化,學習地藏菩薩之悲願,與恩師上人的諄諄教導,更應依教奉行。這樣的人生步伐腳踏實地而不越軌。佛化的人生,點點滴滴行住坐臥,皆能把握自己念念善念,一心精進、內心之中,無念而念地,自然而然皆能心心念念,不夾雜間斷的稱念地藏菩薩聖號,並持誦滅定業真言,祈願業障減輕;並迴向祝禱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,乃能經年累月恆久行持。如果每個人焉能如此,每一人都能淨化人心,過著佛化的人生,就是邁向光明自在解脫的人生,這便是娑婆的人間淨土。